“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第二批觀測技術規范”高層次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3712日,受科技部基礎司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委托,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專家組和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共同承辦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第二批觀測技術規范”高層次專家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舉行。中國科學院陳宜瑜院士、傅伯杰院士、崔鵬院士、于貴瑞院士、王赤院士,中國工程院鄭健龍院士,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劉克佳處長、李宗洋主管,國家科技部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王瑞丹副主任、石蕾處長、徐波主管,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野外臺站管理辦公室楊萍研究員,中國林科院劉世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馮仁國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王艷芬教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周廣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所王克林研究員,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趙新全研究員,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何洪林研究員,地球物理研究所寧百齊研究員,北京科技大學李曉剛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張懷教授,重慶交通大學唐伯明教授,鋼鐵研究總院韓冰研究員等出席會議。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和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地球物理與地表動力災害領域觀測技術規范編寫組共計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現場

于貴瑞院士首先介紹了與會領導和專家,并對本次會議背景進行介紹。指出第一批生態相關的野外觀測技術規范已經提交到出版社,本次對第二批各領域已經成熟的規范進行評審,以盡快達到提交出版的目標,促進國家野外站科學觀測研究工作的有序發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王瑞丹副主任、科技部基礎司劉克佳處長分別進行講話,強調了本次會議對進一步推動國家野外站規范化運行與聯網觀測的重要性。

專家組評審

專家組組長陳宜瑜院士與傅伯杰院士主持了編制規范的評審,何洪林研究員首先匯報了國家野外站觀測技術規范總體情況。陳磊、王天明、張雷明、張偉就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領域的生物多樣性、地球關鍵帶、喀斯特區域4項技術規范的編寫情況進行匯報,吳俊升、王旭東就材料腐蝕降解與基礎設施安全領域的2項技術規范的編寫情況進行匯報,陳石、趙秀寬、周公旦就地球物理與地表動力災害領域的固體地球物理、日地空間、地表動力災害3項技術規范的編寫情況進行匯報。隨后,張雷明副研究員就國家野外站領域分類建議(討論稿)進行了匯報。

與會專家對已完成的8項規范予以充分肯定,同時也對后續規范文本的修訂及國家野外站領域分類提出了詳細建議。經陳宜瑜院士和專家組共同商討后,對此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第二批觀測技術規范”編制工作予以決議,希望編寫工作組根據專家組建議,認真修訂后形成一套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且代表國家水平的野外臺站觀測規范文本。

最后陳宜瑜院士總結指出,生物多樣性、地球關鍵帶、喀斯特區域、固體地球物理、日地空間環境、材料腐蝕降解和基礎設施安全等類型的觀測研究站是國家野外站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編制其觀測技術規范,不僅對促進野外觀測站運行規范化、長期化、穩定化,獲取長期連續的觀測數據,推動聯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可為相關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以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国产日韩av成人